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动态

王津校长一行赴企业开展校企合作洽谈

发布时间:2020-05-30浏览次数:0

为了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中铁精测产业学院校企共建,实施符合行业企业岗位需求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推进疫情防控期间毕业生就业工作顺利开展。5月29日,校长王津、副校长蒋平江、校企合作处处长王庆东、测绘与检测学院院长张福荣等一行5人分别赴中铁一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中铁七局集团路桥工程有限公司开展校企合作专项洽谈活动,与企业高层就校企合作相关事宜进行深入交流。

29日上午,王津一行来到中铁一局五公司,在总经理余维东,工会主席、副总经理李兴,人力资源部、精密测绘分公司负责人陪同下参观了公司荣誉室。余维东代表企业对王津校长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就国内外基建形势,尤其是轨道交通建设、5G建设、环境治理等新型领域的发展前景,对公司生产经营现状、面临的“危”和“机”、近年来主抓的核心工作进行了分析,并感谢陕铁院长期以来在优秀技术技能人才输送、技术服务研发、员工培训等方面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表达了进一步加强合作、增进互信的意愿。

王津对公司的热情接待和对学校毕业生的高度评价表示感谢,同时感谢企业多年来对学校校企合作和人才培养工作的支持。他谈到,双方自2018年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以来,已经在教师企业挂职锻炼,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全国劳模、十九大代表白芝勇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BIM等应用技术合作,毕业生就业等方面开展了多方位的合作。2019年学校成功入围全国“双高”建设校,今年的新冠疫情也没有动摇陕铁院人持续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在原系部建制基础上成立了高铁工程学院、城轨工程学院等8个二级学院,加上原有的铁成(创新)等学院,形成了由14个二级学院、2个公共教学部组成的教学单位新格局,新机构按照“传承铁路精神、融通校企文化、培育筑路先锋”的思路,已经全面投入中铁高铁等8个产业学院、城轨智慧建造等8个技术创新研究中心建设,建筑信息模型(BIM)等4个“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工作之中,并已取得一定成效,下一步仍将会以立德树人为己任,不断深化校企双主体联合育人,为企业量身定制更加符合岗位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同时他展望了双方下一步的合作,并诚挚邀请企业适时来校交流指导工作。

蒋平江着重从企业管理人员与工程技术人员培训开展情况向企业作了介绍,学校不断整合培训场地、教师等优势资源,紧扣行业企业发展需求,成立负责企业员工培训的专门部门,联合企业共同开发个性化项目管理和技能培训教材、制定员工培训方案,不断创新企业员工培训模式,在技术研发等基础上为友好合作企业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29日下午,王津一行来到中铁七局路桥公司,公司党委书记于宝忠对王津校长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并就企业发展概况、特色项目、企业文化、校企合作等相关情况做了介绍。他说,当前正值路桥公司高质量发展关键时期,为进一步推动校企合作,公司一会继续坚持把陕铁院毕业生作为人才储备第一梯队,优先选人用人;二是根据企业发展实际择机开展现代学徒制联合培养;三是加强双方各层级交流互动,联合开展课题攻关、技术研发、BIM等技能人才培训等工作,切实实现校企合作与需求无缝对接。总工程师李永康重点介绍了陕铁院毕业生工作情况、职业发展通道等情况,并表示会尽快启动2021届毕业生专场招聘工作。人力资源部部长魏永斌则对双方前期校企合作情况做了介绍。

王津校长

蒋平江副校长

王津对公司高度重视本次高层会晤和热情接待表示感谢,校企双方一直以来都有很好的合作基础,陕铁院毕业生在公司的发展也有目共睹。同时他就当前国有高职教育发展最新动态、学校二级学院机构改革、优质专业群资源整合、校企双主体联合培养、学生实习实训、企业技术服务、BIM应用技术研发和培训等工作开展情况向企业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希望企业积极参与到学校的发展建设之中,完善校企互访长效机制,共谋校企协同发展大计,为推动职业教育改革与创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蒋平江从近年来双方校企合作角度出发,他谈到,通过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立项建设,学校各方面办学实力均得到了质的提升,校企双方有相同的诉求,有共同追求的目标,有广泛的合作基础,这些都可以进一步拉近校企双方距离,特别是路桥公司还有很多的校友资源积淀,更有利于双方多维度、多种形式、多方位、更广泛和更深入的合作。

会上,陕铁院与中铁一局五公司、中铁七局路桥公司就人才培养、企业技能大赛、员工技能培训、产业学院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并就进一步加强企业员工和中层管理人员培训、教师下现场挂职锻炼、学生顶岗实习等达成合作意向。陕铁院2006届优秀毕业生、路桥公司保卫部部长兼办公室副主任张文龙介绍了自己毕业后的职业成长历程,并感谢母校培养。

通过此次校企高层互访,必将加快双方更高、更深层次、全方位的合作,为推动校企互融互通、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双高”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4365 学生登录 单位登录